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研究灯盏花总黄酮(EBF)和灯盏花醇提物对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再灌注5 d,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EBF和灯盏花醇提物对沙土鼠死亡率、卒中指数、脑电图(EEG)、脑组织钙、钠、水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结果EBF和灯盏花醇提物60 mg·kg-1灌胃能明显降低动物的卒中指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脑水肿和脑缺血所致EEG改变,促进再灌注后EEG电位幅度的恢复,减轻大脑皮层组织钙钠累积及降低脑组织LPO含量.结论EBF和灯盏花醇提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且灯盏花醇提物作用强于EBF.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西双版纳独特地方气候背景下,热带季节雨林CO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时间尺度上环境因素对森林CO2浓度时间分布的作用,以及 为研究热带季节雨林的碳通量、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等提供支持,我们利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和林内近地层 CO2浓度连续监测资料,结合同步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植被生理活动、土壤呼吸以及林内湍流的共同作用下,西双版纳 热带季节雨林CO2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林冠上下差异。在日尺度上,林冠上方的CO2浓度时间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林内近 地层CO2浓度时间变化曲线为“双峰型”,造成林内近地层傍晚第二个峰值的主要因子是地形因子作用下形成的局地环流。在季节尺度上,林冠 上方CO2浓度主要受林冠代谢作用的影响,呈现雨季低、干季高的特点,而林内近地层的CO2浓度则主要受地表呼吸过程所控制,季节变化趋势 与林冠上方相反。林冠上方CO2浓度低于林内近地层CO2浓度,且差异较大;在日尺度上,各月(除12月外)CO2浓度的最大差值皆大于80 mg·m -3,且出现在傍晚;在季节尺度上,最大值为-62.9 mg·m-3,出现在10月,最小值为-8.4 mg·m-3,出现在12月。  相似文献   
23.
陈璐  米艳华 《植物学报》2015,50(5):591-597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与亚细胞分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细胞组织微区及亚细胞分布层面首次揭示了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受砷(As)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三七根部的As元素多集中在表皮组织中,且有向维管束运转的趋势;细胞液是As主要富集的亚细胞组分,用20 mg·L~(-1)As处理的三七细胞液中As含量约为不加As的200倍;分析三七主根亚细胞组分的As含量与营养液As浓度的曲线拟合方程,确定了营养液As浓度直接影响细胞液组分的As含量;各组分所占比例从大到小表现为:细胞液细胞壁细胞质,20 mg·L~(-1)As处理的细胞液中砷含量约占三组分总量的65.78%,达到最高比例,细胞壁和细胞器中则始终维持较低的砷浓度。  相似文献   
24.
酵母内含子在基因序列中的分布对基因转录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酵母中高效转录和低效转录基因内含子序列寡核苷酸使用情况的对照分析,显示两类内含子的序列结构有差异,并且高效转录基因内含子序列含有较多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由此推测内含子可能参与基因转录的调控.这个结论有待更多的数据证实.对内含子和外显子在两组基因序列中的分布(长度、位置等)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后显示,高效转录基因内含子和低效转录基因内含子的长度有比较明显的界限.两组基因中外显子长度的均值虽然有些差异,却没有明显的界限.基因序列长度与外显子长度的情况相似.虽然内含子的相对位置在两类基因中都很靠近5′端,但是从实际位置看,高效转录基因中比较多的内含子很靠近基因的5′端,有些则位于5′-UTR区域.这些结果提示,基因的转录效率与内含子的长度有关,与外显子及基因序列的长度无关,内含子的位置也可能影响转录效率,内含子对基因转录的调控可能与基因上游的转录调控有关联,或者是上游调控的延续.  相似文献   
25.
彭海英  李小雁  童绍玉 《生态学报》2014,34(9):2256-2265
灌丛化是全球草原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小叶锦鸡儿灌丛和草地斑块冠层降雨再分配、地表径流、土壤含水量的对比观测,研究了小叶锦鸡儿灌丛化对该区水分再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丛和草地斑块的冠层截留量分别占降雨量的20.86%和7.88%,灌丛和草地斑块的平均地表径流系数分别为5.95%和17.19%。土壤含水量观测结果显示,0—60 cm土层中,降雨事件过程中,灌丛斑块较草地斑块能捕获更多水分,灌丛斑块植被冠层下方土壤含水量高于草地斑块;而在雨后无有效降水补充土壤水分的前提下,0—60 cm土层中,灌丛斑块土壤水分蒸散发量高于草地斑块,其中0—10cm土层中灌丛斑块土壤水分蒸散发速率低于草地斑块,10—60 cm土层中灌丛斑块土壤水分蒸散发速率高于草地斑块。研究认为,在水分为关键性限制因子的干旱半干旱区,小叶锦鸡儿灌丛化过程增加草原生态系统中水分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灌丛斑块能捕获、利用更多水分以维持更多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26.
隼形目鹰科11种鸟类线粒体DNA分子进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paⅠ,BamHⅠ,BalⅡ,EcoRⅠ,EcoR V,HindⅢ,HpaⅠ,KpnⅠ,PstⅠ,PvuⅡ,SalⅠ,ScaⅠ,XbaⅠ和XhoⅠ等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隼形目鹰科11种鸟类(金雕、乌雕、草原雕、普通狂、大狂、鹊、白尾鹞、乌灰鹞、黑翅鸢、高山兀鹫)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是遗传距离最小的是金雕和草原雕(P=0.960),最大的是金雕和兀鹫(P=19.1  相似文献   
27.
2003年4月,于怒江二级支流镇康县境内的大叉河中采获一批墨头鱼属(Garra)鱼类标本,经鉴定为一新种,命名为怒江墨头鱼(G. nujiangensis Chen and Yang, sp. nov.)。该新种主要鉴别特征:围尾柄鳞12~14;侧线鳞48~50;在小个体中有一对微小的吻须;背鳍分支鳍条 8~9;侧线上鳞5~6,侧线下鳞3~4;体高小于头长;臀鳍起点处的小于眼后至吻端的距离;腹鳍前长为体长的50.0%~53.7%;肛门前长为体长的58.9%~63.9%;体宽为体长的 16.7%~19.6%;体高为体长的19.2%~22.6%。本研究证实,在缺须的墨头鱼属的一些物种中,如高体墨头鱼(G. alticorpora)和怒江墨头鱼(G. nujiangensis),其幼体中往往具有一对很小的吻须。  相似文献   
28.
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西双版纳热带森林通量观测站涡度相关方法测定的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三维方向风速(u,v,w)以及CO2浓度、H2O浓度、气温等变量的10 Hz观测资料,选取1、4、7和10月4个代表性月份晴好天气,在全天5个不同时段内(8:00-11:30,12:00-15:00,15:30-19:00,19:30-23:30,0:00-7:30)求算了各要素的功率谱和与垂直风速的协谱,探讨了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数据的高低频响应问题.结果表明: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晴好天气且湍流条件良好状况下,6个变量的功率谱点阵曲线斜率在惯性副区内均满足-2/3定律;并且各要素与垂直风速的协谱点阵曲线斜率在惯性副区内满足-4/3定律.说明大尺度运动对物质和能量传输的贡献在高频率和中等强度频率信号范围内的响应能力能够满足观测所需要求,可以认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进行通量测定的采样频率合理,所获得数据可以用来作为实际通量的结果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29.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3-2005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常规观测资料和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对树冠边界层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近地层尺度参数和理查逊数,并根据结果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对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不同方法计算的稳定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不同状态出现频次有所不同;相对于近地层尺度参数法,理查逊数法计算的大气稳定度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明显,而近地层尺度参数法则未表现出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30.
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净光合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定量分析了2003-2006年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 2003-2006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净光合作用年际变化较小,其最大光合速率(Peco,opt)、昼间呼吸速率(Reco,d)和表观量子效率(α)平均值分别为-0.813 mg·m-2·s-1、0.238 mg·m-2·s-1和-0.0023 mg·μmol-1受气温(Ta)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因子的交互影响,不同季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有所差异.雨季的降水量大、气温较高,生态系统的光合能力最强;雾凉季的浓雾为植物提供了部分水分,其光合水平仍较高;干热季气温较高、降水少,Ta和VPD升高,Peco,opt和α下降.净生态系统CO2交换主要受>20 ℃的Ta和>1 kPa VPD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